采用金相顯微鏡、力學性能測試、透射電鏡、X射線衍射和掃描電鏡等方法研究了固溶處理工藝對力學性能和顯微組織的影響,考察了主要析出相形貌和成分的變化,分析了耐磨復合鋼板固溶前后的金相組織、相的組成、斷口形貌。
經1250℃/4h固溶處理后的高鉻耐磨板全為Ni的固溶體,固溶處理可使最終固溶溫度超過多相共晶溫度而不產生過燒組織,使高鉻耐磨板中出現"花瓣狀"的Al3(Sc,Zr)析出相,Al3(Sc,Zr)粒子對位錯有強烈的釘扎作用,明顯抑制Al 9.0Zn 2.8Mg 2.5Cu合金在均勻化和擠壓過程中的再結晶。均勻化可促進Al3Zr粒子在晶界區域的析出,細化了晶粒,使In、Sn、Mg、Zn等活化元素均勻分布,避免Al 9.0Zn 2.8Mg 2.5Cu發生再結晶。而未經固溶處理和經1200℃/4h固溶處理的合金除了含有Ni的固溶體外,還有單質Mo和一些金屬間化合物,固溶處理有提高高鉻耐磨板強度的作用。均勻化過程中Al3Zr粒子晶界析出量越少,熱軋后軋制形變織構組分越強,高鉻耐磨板的合金呈現以解理為主的斷口形貌,與合金的脆性斷裂力學性能測試結果一致。固溶處理之前的多級預固溶處理有阻礙合金薄板在最終固溶處理時再結晶的作用,與基體共格的Al3Zr粒子既能阻礙基于應力作用的位錯運動,使高鉻耐磨板的形變織構減弱,呈脆性斷裂。
經固溶處理后提高殘余結晶相的固溶程度和基體的過飽和程度,耐磨復合鋼板硬度和力學性能均得以提高,其抗拉強度為777.29 MPa,伸長率為11.84%。